何為“選擇性營銷”?個人理解就是提供給目標客戶盡可能多的更好體驗的產品,通過與客戶溝通與體驗來實現高質量化營銷目的,就如同打造一個多元化的超級市場讓客戶樂在其中。
這其實是通過個人的生活經驗中得到的,有一次家里中午一起吃飯,因為女兒比較挑食所以在飯桌上說這個菜不好吃、那個菜不行(有“挑肥揀瘦”的嫌疑,呵呵),由此我就想到可能是二三道菜對于她而言選擇性有些少了,如果多提供她認為不錯的菜應該相對意見就要少多了(當然這樣想可能讓大家感覺你家孩子太驕慣了,其實這時我是間接性把女兒看待為目標客戶)。由此展開,在我們實際的營銷過程中會不會有一種情況:由于你提供給客戶的可選項過少而導致營銷效果不佳的情況?我相信是有的,而且在現實生活中我看到的有不少案例,例如:到菜館選菜自己想選擇的菜式沒有只有被迫到其它家,在一家商店由于沒有滿足我們需求的商品而導致需要不斷東查西找,由于我們培訓課程某方面匱乏不能滿足一些學員的要求而導致他們只有選擇他家等,這樣的流失情況到處可見。
那么下面的問題就來了:如何做好選擇性營銷?應該注意什么?
先解決第一個問題:如何做好選擇性營銷?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考慮:
1、 切實的了解目標客戶需要:這需要結合行業、從業領域、個人經驗、專業工具等因素去圈定一個具像化的范圍,這是在選擇性營銷中最為關鍵的前提;
2、 通過需求出發訂制符合客戶產品:可以按照由主到次的順序依次定制,對于主干產品核心技術更是重中之重,力求以此來穩定客源和根基,同時要在不斷變化的行業發展中去尋求轉變和突破。二手要齊頭并進,既要考慮主干產品的重要地位,同時兼顧可持續發展次要產品的輔助甚至轉主的可能。在此當中對于從業者的專業能力、業務能力、銷售能力三力必須定義要求和標準,盡可能認責到人、落地到位;
3、 在調整和學習中發展:后期的定義選擇可能需要進行不斷的添加和刪減,不斷調整中去優化、不斷學習中去整合,以一種可持續發展、可維護持續態度去面對客戶的不斷轉變的需求,打造更多讓目標滿意的選項這需要動態化思維支撐;
其次,在選擇性營銷中應該注意什么呢?個人認為在實戰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 我們不可能打造所有的可供客戶選擇的產品,但我們的想法是在與我們所從事相關的、在自己核心發展點大前提下盡可能的去創建和塑造;
2、 選擇的主角是客戶,而非我們帶有主觀臆斷去猜度,但你可以以目標客戶的角度去思考且可以通過一些溝通交流去獲得第一手客戶需求信息;
3、 打造的產品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需要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這樣可以利于后期的不斷優化與重組,這樣的產品帶有發展性的潛力空間,這樣在具體的營銷中才會有不斷重復推廣的價值,也可以把前期的付出價值最大化;
4、 雖然說產品有主有次,但二種類型都是滿足客戶需求,有可能次要地位的產品才可能是你的盈利空間點,所以不要認為次要的是不重要的,只是相對于客戶來說選擇的前后排位不同罷了。例如:在買電腦時真正的一些大件主件其實價值市場非常透明,而一些小附件小配件往往是你不經意間為您獲得較好收益的來源,再比如很多高檔品其成本原材料其實并不需要花費多少,但其中的設計、宣傳和廣告隱形費用往往占據著費用的主體。
5、 動態去打造、不斷去調整需要結合不同的宣傳手法、不同的營銷手段,這更需要有全程動態發展性思維的支撐,不守舊、不固己、愿開放、愿尋變的思維是選擇性營銷的精髓關鍵。
最后,誰更好把握客戶為出發的選擇性營銷,誰就可以更優化滿足目標需求,誰就可以在競爭中處于發展且更有利的競爭地位,專注它、權衡它并堅持它是營銷人員或者從事營銷工作的我們應該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