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_久久久久久久久一_日韩欧美天堂_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

培訓師研究院

"中核"和"中核建"合并,中國核電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分類:平臺動態 訪問量:106 好評數:0 時間:2018年08月21日 09:06
導讀: 近日,多個信源消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建集團)合并方案已于日前獲得高層批準。

中國核電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

1月24日,據《中國能源報》報道,國務院已批準中核與中核建實施重組。這將是繼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技)、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合并后,能源行業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組。

微信圖片_20180821090748.jpg

中核董事會秘書潘建明就上述問題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尚未獲知該消息。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合并方案確已批準,只是尚未對外公布。

2017年3月17日,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與中核建戰略重組事宜,方案確定后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兩天后,上市公司中國核電、中國核建也公布了該消息。

中核董事長王壽君曾對媒體表示,中核與中核建的重組,就像是“談戀愛”,“戀愛”的過程可能是迅速閃婚,也可能是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事實證明,兩家公司的戀愛時間并不長,就將修成正果。

這兩家公司原最早均屬于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下稱中核總)。1999年,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中核總被劃分為中核和中核建。中核集團繼承了中核總的衣缽,承接了大部分產業,中核建則負責核電工程、軍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工作。

多位業內人士曾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中核與中核建的合并不意外。兩家企業業務互補,重組難度相對較小,重組后的中核競爭能力將大為加強,利于更好地在全球核電市場上競爭。

中核是國內投運核電和在建核電的主要投資方、核電技術開發主體、核電設計及工程總承包商、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和核電站出口商,同時也是是國內核燃料循環專營供應商、核環保工程和核技術應用主力。

中核建的主業為核軍工、核電、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核環保工程等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和生產經營等。

中核建在中國核電施工工程市場上,長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是國內外唯一一家連續30余年不間斷從事核電建造的企業,承擔了中國大陸和出口的所有核電機組的建造任務,具備同時承擔40臺核電機組的建造資源和能力。

截至2017年6月底,中核建已承擔了63臺核電機組的建造任務,正在承建的核電項目包括紅沿河、陽江、臺山、防城港、福清、田灣、三門、海陽、石島灣以及巴基斯坦恰希瑪、卡拉奇等11個項目共23臺機組,是世界上在建機組數量最多的企業。

鑒于中核和中核建的體量相差懸殊,業內多認為,中核建業務將被直接并入中核。中核集團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中核建設僅有16家成員單位。

在兩家公司的領導安排上,國家主管部門也做了伏筆。2016年12月,王壽君由中核建董事長調任到中核集團擔任董事長。目前,中核建總經理為顧軍,董事長一職仍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壽君生于1955年7月,將于今年8月年滿63周歲。2017年12月,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原總經理余劍鋒被調往中核擔任總經理。

此前,在中國核電行業,具有核電運營資質的企業只有三家——中核、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以及原中電投。

2015年,中國核電行業完成第一次整合。中電投和國核技合并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下稱國家電投)。國核技成為國家電投下屬公司。中國核電領域,國家電投、中核、中廣核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可以預見,中核建和中核合并后,中廣核和國家電投將面臨更強的競爭對手。

不過,在目前電力央企大重組的背景下,中國電力企業格局或還將會發生變化。2017年11月底,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并重組的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

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曾對媒體透露,國家電投與華能集團就重組正在接觸,“大戲在后頭,靜觀其變”。

微信圖片_20180821090807.jpg

電力央企重組大幕徐徐拉開,各大電企先后登場。就在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合并的消息傳出不久,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向媒體確認,與華能集團就合并事宜正在接觸。這讓早些時候就已公開的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集團)和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下稱中核建)的重組,顯得略微沉寂。

3月17日,中核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發布公告稱,中核集團正在籌劃與中核建戰略重組事宜,重組方案尚未確定,方案確定后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兩天后,上市公司中國核電、中國核建也公布了該消息。

與其他企業宣布重大消息時半遮半掩的態度不同,中核和中核建重組的消息公布得較為直接。

3月8日,剛履新不久的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對媒體透露了中核與中核建的重組事宜,并表示雙方就像是“談戀愛”,戀愛的過程可能是迅速閃婚,也可能是長達十年的愛情長跑。

對于中核和中核建的合并,業內并未表現出太多驚訝?!斑@兩家公司原本就為一家。”多位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國家核安全局一位中層干部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兩家企業業務互補,并無太多重疊,重組難度相對較小?!?/span>

中核和中核建曾經都屬于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下稱中核總)。1999年,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中核總被劃分為中核集團和中核建。中核集團繼承了中核總的衣缽,承接了大部分產業,中核建則負責核電工程、軍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工作。

甲方和乙方的合并

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與中核集團重組,對于中核建的意義更為重大?!爸泻私ㄊ墙ㄔO安裝單位。它的角色相當于乙方公司,是為中核、中廣核這樣的業主公司服務的?!敝袊鴱V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的一位技術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稱。

中核官網顯示,中核集團的領導成員共有13位,包括董事長、總經理、四位副總經理、總會計師、紀檢組組長、總工程師等等。中核建的高層則相對簡單,包括總經理、兩位副總經理、股份公司總裁、紀檢組長、總會計師等六位高層。

“中核和中核建的重組,難點在于人事安排?!敝泻艘晃煌诵輰<腋嬖V界面新聞記者。中核集團現任一把手王壽君,在去年12月由中核建調任到中核集團擔任董事長一職。出任新公司一把手的可能性較大。而中核建董事長一職目前空缺。

中核集團的業務涉及核軍工、核電、核燃料循環、核技術應用、核環保工程等領域,已建立了完整的核工業體系,是中國唯一擁有完整核燃料循環產業、能夠實現閉式循環的企業。如與中核建合并,新集團將形成核電開發建設一體化的模式,產業鏈更為完整。

鑒于中核和中核建的體量,后者的業務并入中核的可能性更大,“很可能并入工程板塊”,多位受訪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中核集團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中核建設僅有16家成員單位。

在中國的核電工程建設市場,尤其是核島工程建設上,中核建一家獨大。其上市公司中國核建2016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球核電機組在建數量為60臺,中國核建承擔其中24臺機組的建設任務,占全球在建核電機組的40%。

“但建設安裝的單位,業績取決于任務合同量,沒有任務量,也就沒有工作量,這完全取決于市場需求。而業主單位建好一個核電站后,每年會就有穩定的收入?!鄙鲜鲋袕V核人士說。

讓中核建倍感壓力的是,目前中國的核電審批進入了停滯階段。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了防城港二期3、4號和田灣5、6號四臺核電機組后,至今一年半多的時間內,中國政府再未放行一臺新核電機組。這讓中核建陷入了未來業績增長的擔憂中。

核電工程建設是中核建的核心業務。但根據其上市公司中國核建發布的報告,2016年報告期內,中國核建的核電工程建設業務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為101.72億元,只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4.67%。工業與民用工程建設業務,反而成為中國核建的最主要收入來源。2016年,其工業與民用工程建設板塊實現營業收入為264.4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64.13%。

6月14日,中國核建發布的經營情況簡報顯示,今年1-5月,新簽合同額為206.78億元,同比下降了15.5%,其中核電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為18.91億元,同比下降了72.5%。

2016年,中國核建凈利潤約7.99億元,同比增長0.12%。跟中核集團下屬的上市平臺——中國核電去年實現凈利潤81.08億元相比,顯然不是一個量級。

盈利能力較低是國資委主導中核和中核建合并的原因之一。上述中廣核人士也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中核建目前的工作量并不飽和,業績壓力大,和中核合并將得到緩解?!?/span>

但中核建一位高層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二者的合并主要是出于央企重組戰略的考量?!爸泻私ǖ暮穗姽こ虡I務占比高,這幾年核電進展緩慢,比例有所下降,在其他業務上做了加強。但總體上保持了業績增長的速度?!痹撊耸糠Q。

為改變“施工單位”的身份躋身核電業主的行列,中核建近幾年一直在力推高溫氣冷堆技術,希望成為獲得第二批核電運營牌照的企業。

2014年3月,中核建從清華大學取得了高溫氣冷堆技術的推廣許可,并成立了核建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為中核建的核能產業化推廣以及投資運營平臺。2014年10月,啟動該項目初可研工作的瑞金高溫氣冷堆,成為中核建重點推進的項目。

但遺憾的是,華能集團公司(下稱華能)控股的中國首座高溫氣冷堆示范項目——山東石島灣核電站,一直遲遲未能投產,成本也在不斷攀升。首堆項目建設進展不順,使中核建瑞金項目的推進也受到了影響。

“大一統”之爭

“如果和中核合并,中核建不需要考慮核電牌照,依靠中核的科研能力和資金,就能加快高溫氣冷堆技術的推廣。”上述國家核安全局的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對于兩家公司的合并,業內看法并不一致。部分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合并不利于專業化分工,且不利于核電行業的市場競爭。

“中核建是為其他業主服務的工程建設公司。如果跟中核合并,其他業主就會受到限制,對市場競爭不利。對于一個行業而言,存在幾家公司進行市場競爭,有利于良性發展?!鄙鲜鲋袕V核人士指出。

“重組利大于弊,對中國核電行業總體推廣有利?!鄙鲜鲋泻私ㄈ耸縿t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早在2014年,關于中國核工業是否該“大一統”就曾引發討論。彼時業內頻傳中廣核將與中核建重組。中核集團官方媒體《中國核工業》雜志隨后發表署名為朔風的文章——《中國核體制改革亟需做好頂層設計》,文中暗指中廣核“搶跑”,還強調了核工業“大一統”的必要性。

該文提出,核工業是政府高度管制的行業,并非市場化高度競爭的行業,在這種情況下,分業競爭體現市場化的地方并不多,反而會使得相關企業把精力放在政府公關和劣性競爭方面。其結果非但沒有提升產業發展效率,反而增加了國家協調的難度。國外的同行會趁機利用這種競爭關系,在其技術轉讓、尋找合作伙伴和市場開發等方面,給國內同行制造矛盾,提高自身身價,最終犧牲的是國家的利益。

中核原董事長孫勤也曾表示,整合國內核工業資源,可以增強中國現有的核工業實力。他表示,目前中國核電行業存在多個核電公司,產生了業務分散和重復建設等問題,不利于中國核電走出去,應該整合資源以提高核能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水平。

電企大洗牌

中核和中核建合并后,另兩家國字號核電巨頭——中廣核集團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下稱國家電投)將面臨更強的競爭對手。不過,在電力央企重組的大背景下,國家電投和中廣核也有可能面臨重組。

中核和中核建的重組,是核電行業的第二次整合。上一次是原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下稱中電投)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下稱國核技)的合并。

2015年6月,中電投和國核技合并為,原國核技董事長王炳華出任新公司董事長。國核技成為國家電投下屬公司。

國家電投重組掛牌后,中國的核電領域,正式形成了國家電投、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三足鼎立的局面。

通過重組,國家電投繼承了中電投持有的中國僅有的三張核電“牌照”之一。

此前,在中國的核電市場上,具有核電業主身份的只有三家——中核、中廣核、中電投,他們持有核電運營牌照,能在核電站項目中獲得控股權。

核電站建成后收益穩定,國核技、中核建,以及華能、大唐等五大發電集團也希望獲得核電運營資質。國核技通過與中電投的合并,順利進入核電業主俱樂部,剩下的中核建、大唐和華能三家公司,成為最有希望獲得新核電牌照的企業,各自也都對核電市場做了布局。

目前,中國電力央企正在面臨大重組,除了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的合并已初見端倪外,澎湃新聞7月5日報道,國家電投與華能集團就重組正在接觸。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回應澎湃新聞稱,“還在推進當中”,大戲在后頭,靜觀其變。

如果中核和中核建、國家電投和華能、神華和國電的合并成行,只剩五大電力集團中的大唐集團、華電集團,核電企業中廣核,未涉及重組。

國家希望減少市場主體,避免資源浪費,因而開啟央企重組。發放新核電牌照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中廣核作為中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手握核電優質資產和核電牌照。對于大唐、華能等沒有核電運營資質,卻希望進入核電領域的發電集團而言,中廣核是理想的合并對象。

截至2017年5月底,中廣核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0臺,裝機容量2147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8臺,裝機1027萬千瓦。

根據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國在運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800萬千瓦,預計至2020年將招標30臺以上機組,如果按照每臺機組150億元計算,總體市場空間近5000億元。

中廣核和企業能源央企合并的傳聞并不在少。除了上文所述的和中核建外,其還與中國第一大煤企神華集團有過合并傳聞。

今年5月,彭博社還報道,中國考慮將主要火電企業和核電企業,通過合并,重組為三家,其中之一是將神華、中廣核和大唐合并為一家公司。

據彭博社報道稱,目前正在重組的神華和國電,另外還在考慮,可能要尋求向合并完成后的新實體注入一家核電公司。


正在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