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訓準備不充分
1、不更新教學材料
學員期望我們與時俱進。
作為專業人士,對自己的授課風格和內容不能驕傲自滿、固步自封。
上一次修改教學材料、案例等是什么時候?
我們的教學材料質量達到應有水平了嗎?
現今的軟件可以讓我們作出非常專業課件和教具。
我們沒有理由不把最新的內容和現代風格融入專業的課件和教具中。
2、不檢查教學環境
在每次上課之前,要認真檢查講課時用到的所有要素:教室布置、溫度、燈光、聲音、設備以及自己將使用的所有材料和分發給學員用的所有材料。
最好是在學員進入教室之前解決掉所有出現的問題,而不是邊解決問題,邊與學員溝通。
3、對于需要知道的信息不熟悉
譬如,你要向某個下屬公司的管理者做分享,但卻不知道參加培訓的管理者的組成或姓名;或者你給一家公司做報告,卻不知道這家公司的名字。
再比如,有些公司會稱呼自己公司內部的人為”合伙人“,而不會叫”員工”。這些在客戶內部約定俗成的稱呼,講師需要事先了解并遵守。
4、推遲上課時間
不管學員們是否到齊了,都要準時開始上課。
否則,等于在懲罰按時到達的學員,而獎勵那些遲到的學員。
對于講師來說,你自己首先要準時,這意味著要比學員更早到達教室。
5、沒有快速建立積極的形象
在大部分授課剛開始的時候,學員們需要一些時間來集中精神,讓自己融入進去。如果你能很快掌控課堂,就會給學員留下良好的印象,他們知道你清楚自己的職責、任務和目標,還會感覺到隨你一起學習將是令人興奮和愉悅的事。
事實上,通過觀察你為課程所做的準備工作,在你開口說話之前,大家就已經對你和課程形成了印象。
二、培訓實施不專業
1、不恰當地處理問題
你可能會打斷提問,說:“我一會兒會講到這個問題,那時我來回答你的問題”,這意味著你在拖延回答問題?;蛘吣惆褞讉€聽起來類似的問題,合并起來回答。
你如果這么做,那么可能有學員認為自己的問題與他人類似,他們就不會再提問?;蛘咦寣W員覺得他們提出的問題很荒唐、很愚蠢,甚至是不成為問題。
2、為自己或組織道歉
即使你的教學出現了問題,其實80%的學員都不會意識到的。當然,有時候某些人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制造問題,我們對這些人要小心應對。但是對于有些問題,比如培訓期間某個學員入住的房間出現了蟑螂。
想象一下,原本僅涉及幾個人的小問題,如果在你在全體學員面前道歉,則變成了影響多數人的大問題。
3、看起來像脫離了既定日程
在 你開始一天的課程前,也許會說明全天的教學中會包括10項內容。在午餐之前,你講完了2個。你自己很清楚,完成的這2項是其他8項的關鍵基礎,你能在剩余 的時間里介紹完另外8項。但如果你事先沒有解釋這個時間安排,那么對于學員來說,會覺得你講課太拖沓,沒有完成既定日程。
所以,你需要事先告訴學員要講哪些內容,以及每項內容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4、不讓學員參與
在學習過程中學員參與得越多,學習就越有效。成年人會把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帶到培訓課堂,他們期望這些貢獻被認可。比如,新來的銷售人員從來沒賣過東西,但是他們都當過顧客,知道如果要成為一名銷售人員應該怎么做。
要充分利用好學員帶到課堂來的經驗和知識,提升學員的參與度。
5、未與學員建立融洽的關系
和學員建立融洽關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分享過程中始終與學員保持眼神交流,并且在課間休息和培訓前后留些時間給學員。
6、沒有規劃充足的休息時間
不是每個人都會像我們這樣對課程主題充滿熱情。而且,即使是對課程最感興趣的學員也只能集中一段時間的注意力。因此,在培訓設計中,最好讓學員每上課一小時就休息10分鐘。
這些短暫的休息可以讓學員有機會活動一下,以便再次集中注意力。
7、拖延下課時間
這是比拖延上課時間還要嚴重的事情。從未聽說過當一個培訓項目或報告超時,學員會感到高興。
避免拖延的一個有效辦法是:如果分享時間為一小時,那么結束前15分鐘就開始做總結分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按日程完成培訓,而且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有力的總結,同時給學員一種流程即將結束的感覺。
8、使用不恰當的笑話或語言
任何冒犯別人或取笑某位學員的笑話都是不恰當的,會毀掉你的呈現。同樣,低俗和索然無味的詞句會給一場原本會讓人滿意的呈現蒙上污點。
9、沒有實現承諾的目標
作為講師,在每次培訓中,我們首先要確保傳授了所有承諾的內容,并提供有價值的材料,之后還拿出一些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小驚喜,幫助我們的課程更加成功。
三、講師素養待提升
1、表現得像沒有做好準備
這里并不是說講師真的沒有做好準備,只是表現出沒做好準備的樣子。比如,必須把講義端端正正地擺在自己眼前,才知道下一個要點是什么。這會讓學員們認為,你沒有資格來講這門課。
2、顯得沒有條理
當你沒有合理地介紹內容,或者從報告的一個內容進入到下一部分內容時沒有符合邏輯的過渡,再或者沒有對自己所講進行總結,這些都會讓報告顯得沒有條理。記住這個順序:告訴學員你要講什么,然后開始講,最后還要告訴他們你已經講了什么。
3、重復不好的習慣
如果你講課時習慣靠在講臺上,那么下次記得遠離講臺。在你講課的過程中是否有一些沒有意義的口頭語,例如“呃、嗯”等等,有意識的練習有助于你去掉這些口頭語。剔除那些讓學員分心的習慣或舉止,能夠加強你呈現的效果。要改正這些,我們可以借助自己授課時的錄像。
4、使用教具不專業
比如,不知道如何操作投影儀,或者不會使用電腦軟件去顯示要呈現的圖像。學員的思維正日益敏捷精細,他們期望不僅要能看到這些視覺教具,更希望視覺教具對你所呈現內容做出令人感興趣的延伸和擴展。
5、不承認錯誤
作為講師,我們并非十全十美,也會犯錯誤,對有些問題我們也不知道答案。當我們不知道答案或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對學員個人,還是對整個班級。這里所講的是你和整個班級都知道的錯誤,而且這些錯誤或問題可能影響到學員從你的授課中獲益的能力,這時必須有人出來對自己的錯誤負責。
6、以專家自居
我們大部分人在自己所從事的這一行業都是專家,所以我們要承擔起培訓的這個重要責任。但我們不要把自己的專業水準炫耀的太高,那會讓學員感覺他們自己很渺小。在不貶低他人的前提下,我們也可以展示自己的專業程度。我們的先進知識并不代表著我們可以高人一等。
7、發音錯誤、口齒不清
不要讓學員這樣認為:“你說話聽起來好奇怪,我都聽不懂你在說什么”,如前面所說,要改正這個毛病,可以借助于錄像。每個人都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作一名優秀的講師、一位專業的培訓組織者,我們需要以“工匠精神”,雕琢培訓中的每個細節。由外到內不斷提升個人素養,在持續的改進提升中,為學習者呈現最專業、最精彩的學習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