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入描述〗最早產生于日本,而且是由松下公司締造者松下幸之助首先提出來的,他23歲時他在大坂建立了“松下電器具制作所”,戰后經濟不景氣、發展緩慢,許多企業采用貸款的方式進行經營或維持。如何改變和突破這種沉悶的局面,大刀闊斧的改革;需要企業家具備的氣魄和意識。比如,可以借鑒一些不勉強但可充實而平穩的經營模式。松下先生想到了而且創造性地做到了。
1、尋找護身符
思維基礎:其著陸點是為了確保企業能夠穩定地發展,水壩式經營更為重要。筑建水壩意在阻擋和儲存河川的水,因為必須保持必要的蓄水量才可以適應季節或 氣候的變化。經營策略:企業有了這種調節和運行機制,才有可能長期穩定地發展。如果企業各部門都能筑建起水壩,那么外界一旦發生突變;企業也不至于受其太大的影響,這正是水壩式經營理念和“護身符”。
〖學習啟示〗 一種新的思維和觀念,往往是降臨于有準備和善于把現實結合起來思考的人;不變是為了更好地變,以不變應萬變。正如“思維開發價值”(TYQH所倡導的),正是從實踐中積累,在提煉中把握。
2、構筑有形的水壩
有形水壩:是指經營上各個方面(如設備、資金、人員、庫存、企劃、風險和研發等) 都應保留寬余的運用彈性,以迅速妥善地應付突變;保持企業的平穩經營與發展,以下是包括資金、設備、庫存和心理水壩的介紹。
●資金水壩 情景:假設一個企業運作需要100萬,如果只準備100萬的話;一旦發生意外100萬是不能應付的(可能陷入困境)。這樣,企業有必要準備110萬甚至更多;這就是所謂資金水壩。 用松下的話來說:許多企業要用多少資金就從銀行貸款多少,而我若要用10萬的話我 借20萬;剩下的10萬定期存回銀行(許多人感到費解),但我把剩下的10萬當作是保險金,需要時可應急用;銀行自然就信任我了!
●設備水壩 對制造業而言,如果生產設備的只有達100%使用率才會獲利,這就應該加強危機意識了;一般來說應在80~90%是設定的獲利能力。從設備利用角度,當市場需求(如旺季)迅速而有效提高產量,滿意顧客需求(有備無患)。
●庫存水壩 適量的材料庫存和成品庫存,并以不斷研發新產品作為后盾;利于市場的變化時、旺季時的庫存應付和行業竟爭時新產品“上陣”。
●心理水壩 這是無形水壩,不同企業應根據自身的條件和企業文化(人文哲學)和意識形態;擬訂自己特色的水壩,如用人策略、危機管理等。
〖學習啟示〗 從有形水池到無形水壩的構建,正是企業從決策層到職能層的戰略到策略的思維運用;從策劃到策動的操作層執行過程。
3、護壩不容松懈
遵循“水壩經營策略”軌跡,以不變應萬變或以變求變。但為什么許多企業在經營沖刺后往往是疲勞不堪或是曇花一現呢?所謂用正確的方法,還需要做對的事。以下是問題扼要的歸類點:
●企業不能克服由于過度擴張帶來的風險,問題面前手足無措或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更有被勝利沖頭腦的企業者。
●企業沒有樹立要成功的企業信念 沒有好心理水壩,遇到挫折,萎縮不振或是怨聲載道;決策者“滿面烏云”。試想,這樣的環境何以讓員工放下包袱呢?
●沒有很好地完善客戶滿意觀念而失去許多機遇 僅僅重視外客戶滿意是不夠的(固然這是首要的)。但同時,擁有內滿意的員工才是企業最終穩妥發展的基石;簡單研究“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沒有意義的,相輔相成與內外結合——達成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憂患意識和堅定信心、激勵機制和市場競爭。
〖學習啟示〗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或是合二為一的,企業經營的辨證關系正是需要尋找到其中的平衡區間和內在因素,然后通過對癥下藥和逐一化解。
4、水壩經營者誤區
●設備或庫存水壩不應同閑置或過剩直接劃等號,需求計劃來自預估的銷售量,以此為評估設備利用率和決定生產量;客戶需求為訂單計劃,其預估與實際的差額正是能夠是承受的幅度(保有庫存量)。現有客戶訂單計劃是能滿足設備利用80~90%為適,剩下的是滿足需求預測的計劃量。
●絕不應只顧眼前利益 水壩經營策略是著眼于企業長遠利益,留有余地正是企業從當期到長期的合理分配資源。另外,對客戶(外客戶)所謂客戶先贏、后自贏,幫助客戶掙錢;自己才能更好掙錢。
●水壩經營策略并非絕對有利 如果只知道建立水壩,卻不知如何去運用的不會有收獲;對于急功近利者基本沒有成效,對于未有企業中長期發展計劃的企業未必成效。
〖學習啟示〗所謂先學會做人,后學會做事。凡是都有一個量與度的關系。因而經營管理在于如何尋找到自我的更屬于企業的“平衡木”。